沉浮起落,自有鐘聲相伴 |
添加日期:2019/5/14 訪問 1067 次 |
吳若宇是吳家最小的兒子。用吳家當(dāng)?shù)氐姆窖灾v,若宇音同若愚,這里面自然是寄予了長輩們大智若愚的無限厚望。小時候的若宇也不負(fù)眾望,小孩子們常背的唐詩成語、三字經(jīng)、千字文若宇聽過五六遍就幾乎能熟記在心。而不同那些小孩子搖頭晃腦,一句接下一句的機械背誦,七八歲的若宇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在任何恰到好處的情景下漫不經(jīng)心地將腦子里的百千古文如倒豆子一般倒出來,并且不是一股腦通通倒出來,而是指哪顆倒哪顆,幾乎從來沒失手過。
譬如夜里臨睡前熄了燈,月光從窗前兩片窗簾中間的空隙中照進(jìn)來,照到床尾堆疊的衣褲上,若宇躺在床上指著那堆月光拍手嚷:“這不就是‘窗前明月光’嗎!”此時若宇身旁母親就欣慰地?zé)o聲微笑起來,她翻了個身,臉面對若宇,揉揉他的頭發(fā):“小書生,快睡覺吧!”
吳家并不富裕,房屋也并不寬敞,用張愛玲的話來講就是家具都貼著四面墻擺。若宇的三個哥哥為了貼補家用只念了小學(xué)便匆匆做起了苦力,吳家家境這才開闊了些,也給了若宇足夠的本錢和理由讀書。初時十幾歲的若宇讀書用功,次次考試都名列第一,不但第一,還把第二名遠(yuǎn)遠(yuǎn)甩在后面。每次考試過后那長長的成績單是全家人最好的休閑讀物,大家翻來覆去地看,翻來覆去地夸。每每此時,若宇母就一個人走到家里那座老落地鐘跟前默默念著,“保佑若宇一直成績優(yōu)異,考上好學(xué)校,光耀門楣,光耀祖宗……”
原來吳家以前是大家,只是后來因時勢漸漸衰落,過去的值錢的東西全變賣了,只留下這一座落地鐘,幾代人似乎有默契似的,無論遇到再坎坷的境地也都留著那臺鐘,仿佛有了它就有了東山再起的希望。若宇也莫名喜歡那臺落地鐘,每次做作業(yè)都要把小桌椅搬到跟前,仿佛很踏實似的——精致的鐘擺透著與整間平庸房屋不協(xié)調(diào)的尊貴和雅致,鐘盤上金色的雕紋總能讓若宇聯(lián)想到云霞最外層的一圈陽光,他摩挲著玻璃鐘殼,覺得玻璃背后藏著世界上最美的圖案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眼看著高考臨近,若宇卻好像有點松懈似的,經(jīng)常跟班級里不學(xué)無術(shù)的孩子們在一起閑混,直到有天,若宇拿回家的成績單上六門課有五門是勉強及格,名次更是一落千里,若宇大哥二話沒說扇了若宇兩個耳光,大哥說我可以原諒你,但這耳光是代他的二哥三哥扇的。若宇母親則一言不發(fā),轉(zhuǎn)頭走到落地鐘跟前,跪下,兩行淚下,“是我沒有看好若宇,讓他墮落了,讓吳家最后的希望也墮落了?!闭f著隨便抄起一把椅子向那落地鐘狠狠砸去,砰地一聲,一旁的若宇難過地閉上了眼睛。等他再次睜開的時候卻發(fā)現(xiàn)落地鐘仍完好無損地在那里立著。
碎的那個是母親。這一擊好像花光了母親所有的力氣,她整個人癱倒在鐘面前,好像生了一場大病似的,連頭發(fā)都仿佛一瞬間變白了一片。
而那臺落地鐘的一生里其實司空見慣了這些事。幾百年的家族大事口口相傳融入血脈,小事卻都忘了,散在歷史的塵埃里,只有那傳承下來的落地鐘記得。那落地鐘記得若宇的祖輩是如何因賭錢而把家底輸?shù)木?,也記得他們是如何一滴汗一滴血一滴淚地將犯過的錯誤補償;那落地鐘還記得所有金榜題名時,洞房花燭夜里的張張歡顏和聲聲笑語;他把家里的一切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,然后一代代傳承下去,不辜負(fù)那陪伴和守候的職責(zé)。落地鐘的傳承,其實就是陪伴和相守。
后來若宇還是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學(xué)校,他從來沒有告訴母親,那一考試的馬失前蹄,其實是因為輕信班里另一個同學(xué)的話,那個同學(xué)跟若宇約定,考卷上互寫對方名字,成績出來之后給若宇一筆錢,而當(dāng)時若宇是多么想把這筆錢交給母親,讓她好好裝扮一下自己,或者吃一點平時想吃卻不舍得的??赡莻€同學(xué)在成績出來之后突然退學(xué)了,說好的報酬也自然落空,若宇從來不敢把各種實情告訴母親,他知道雖然這樣可以為自己開脫,但母親一定會因心疼而自責(zé)萬分,他寧愿母親責(zé)怪的人是自己。好在一切已經(jīng)過去,日子在一天天變好。
而若宇不知道母親其實也已經(jīng)猜出了幾分。就在那一天母親想要砸碎那臺鐘的那一刻,她突然意識到不能就這樣放棄,就算今年考不上還有明年,就算明年考不上還有后年,就像那座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落地鐘,不言不語,不離不棄,好的時刻它陪著吳家,壞的時刻它依舊伴著吳家,不因此少走一秒,也不因此少鳴一聲,因為它知道就算今年吳家不能東山再起,明年依舊有機會苦盡甘來。 |